当前位置: 品牌资讯 >
面对郭威的军队,为何刘承祐手下众叛亲离,连亲舅舅都主动投降?_世界快资讯
2023-06-14 13:43:32    来源 : 随你所喜

后汉在五代十国中是国祚最短的朝代,从建国到灭亡只有仅仅四年时间。然而在这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却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后汉建立之初,后汉高祖刘知远带领军阀击败了南下入侵中原的辽太宗耶律德光,阻断了契丹人入主中原的势头。在后汉灭亡时,枢密使郭威起兵攻打后汉隐帝刘承祐,夺取了后汉政权,为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的篡位模式打了样。从这是史实来看,后汉是个承上启下的朝代,虽然短暂,却也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对后汉亡国原因的探讨中,可以发现很多值得后世借鉴的地方。


(资料图片)

后汉亡国的过程,从直接原因来看是后汉隐帝刘承祐在铲除朝廷权臣过程中引发了动乱,进而激起以郭威为代表的各地藩镇军阀的反抗,最终酿成了亡国之祸。可是仔细地分析其中的原因,可以发现这个祸患在后汉建国初期便已经存在了,并不是刘承祐即位之后才有的。刘承祐处理不当引发政治斗争,固然是后汉亡国的直接原因,但刘知远在临死前的布置更是为儿子埋下大患。这个大患使刘承祐在面对郭威大军时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就连他的亲舅舅李洪义和姐夫宋偓都纷纷投靠郭威,毫无抵抗的将朝廷朝廷大权拱手让人。

很多人在讨论后汉亡国之时,都会把罪责推在刘承祐的肆意妄为身上,实际上这是不公平的。刘承祐提出削除朝廷权臣,收揽各地藩镇的军权,这是他作为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他不做这些,后汉不至于马上亡国,他也可以做个安心的傀儡皇帝,但这对于国家而言只是维持了四分五裂但藩镇割据态势。这样的态势对国家和百姓都是无益的,常年的藩镇内战只会使中原王朝越来越衰弱,也会给辽国的契丹人留下第二次南下的机会。但是刘承祐的处置也是存在问题的,他的冒失和急功近利却成为了国家灭亡的导火索。

与别的王朝都是开国皇帝带着一帮忠臣良将打天下不同,后汉太祖刘知远的称帝是天下大乱后的时势使然。当时后晋与契丹人发生冲突,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集结举国之力南侵,攻破了后晋都城东京汴梁,便在此建立辽朝称帝。契丹人入主中原后引发了一系列混乱,尤其是契丹军队四处劫掠百姓和打草谷的传统引发了中原百姓的公愤。再加上耶律德光没有遵守与中原藩镇的承诺,又没有及时收拢各地军权,于是引发了中原藩镇集体起兵驱逐契丹军队的战争。刘知远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作为最大的藩镇军阀攻占东京汴梁,成为驱逐外族的首功。

由于刘知远在这些藩镇军阀中实力最强,功劳最大,于是被各地的藩镇军阀推举了新的皇帝,于是建立了后汉。可是建国不到一年,刘知远便匆匆去世,不但没有把这些藩镇军阀的问题处理好,还给儿子留下了大患。由于刘知远不是中原藩镇军阀的首领,只是推举出来的盟主地位,所以对于各军阀并没有强制权力。即便他登基称帝,但在各藩镇军阀眼里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角色。可以说当时的后汉就是一个中原军阀组成的联盟,而不是真正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各藩镇手里还保持着强大的军队,和极高的地方政务自主权。

对刘承祐最为不利的是,他并不是地方藩镇军阀眼中最为合适的皇帝继承人,而是赶鸭子上架的傀儡。本来刘知远是准备把皇位交给自己的长子刘承训的,而且已经授予了开封尹、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的官职,距离储君的地位只有一步之遥。可是刘承训突然的重病去世打乱了刘知远的布置,也使得刘知远伤心过度得了重病,这才给了刘承祐继承皇位的机会。当时推举刘承祐继承皇位的不是中原的藩镇军阀们,而是以宰相苏逢吉为首的文官集团,这些官员与藩镇军阀常年不和,政治斗争非常激烈,使得刘承祐站到了藩镇军阀的对立面。

实际上刘承祐的哥哥刘承训才是藩镇军阀们最支持的储君,也是刘知远最看重的皇位继承人。在刘知远起兵攻打契丹人时,刘承训作为镇守太原的主要人物,得到了各藩镇军阀的支持。从刘承训的风格来看,他并不会急于从军阀手中夺会朝廷和地方大权,而是会继续沿用皇帝和藩镇合作执政的政治格局。这也是刘知远临死前所布置的,他任命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人为托孤大臣,就是为了延续原来的政治格局。可是刘承祐打破了这个政治格局,引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也就将后汉推上了灭亡之路。

在刘承祐登基之初是由托孤大臣们把持朝政的,这些托孤大臣大多数都是中原藩镇的军阀,只有苏逢吉是文官集团的代表。藩镇们手握军政大权,对朝廷治国策略指手画脚,使得文官集团非常不满。而刘承祐却又因为大权旁落而愤恨中原藩镇,于是产生了激烈的政治冲突。在以苏逢吉等人为首的官员支持下,刘承祐突然发动政变杀死了掌控朝政的史弘肇、王章、杨邠,掌控了后汉朝廷的大权。但是他的这一行为相当于撕毁了刘知远与各藩镇之间的协议,引起的各地反正愤愤不满,军事冲突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刘承祐年轻气盛,他身边的都是以李业为首的一帮文官,于是准备继续用暗杀突袭的手段处理问题。在刘知远的托孤大臣中,史弘肇是掌管禁军的枢密使,而郭威是枢密副使。史弘肇被杀死后,郭威便成了后汉军队的第一人,同时也是各地藩镇的首领。刘承祐和手下商量派人处死郭威和其他的禁军将领,以此来夺回军权。而负责这个事情的人之一便是他的亲舅舅李洪义,可是李洪义却没有遵照命令处死郭威,反而给郭威通风报信,这使得郭威起兵攻打东京汴梁。后来在郭威进军的过程中,以李洪义为首的将领又临阵反叛,让局势急剧恶化。

可以说后汉的亡国是从李洪义投靠郭威开始的,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雪崩效应。由于李洪义的特殊身份,他的投降具有极高的示范作用,让绝大多数藩镇军阀站到了刘承祐的对立面。李洪义当时是镇宁节度使,也是中原藩镇之一。他还有个身份就是李太后的弟弟,刘承祐的亲舅舅。同时他也是宋偓的老丈人,而此人在后汉藩镇军阀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宋偓的第一个老婆是刘承祐的姐姐永宁公主,第二个老婆才是李洪义的女儿,所以宋偓还是刘承祐的姐夫。从刘知远到刘承祐,他们都对宋偓给予了极大的权力。

刘承祐即位后,便授宋偓为检校太尉、昭武军节度使,兼任使持节利州诸军事、行利州刺史及利、巴、集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然后将其进封广平县开国公,获增食邑五百户、实封食邑二百户,改赐号为开国奉圣保定功臣。从如此多的头衔来看,可见刘承祐是赋予了他多么大的权力。然而在李洪义的示范效应之下,宋偓对郭威的大军丝毫不抵抗,完整地缴械投降,这让刘承祐失去了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战力。失去了李洪义、宋偓这样的掌握军权的至亲的支持,刘承祐完全无法与郭威抗衡,最终兵败后死于乱军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李洪义、宋偓都是刘承祐的亲戚,又被授予了军政大权,为什么还会背叛刘承祐,投降郭威的大军呢?从各种历史文献来推测,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当属刘知远的皇后李三娘。对于儿子上台后的做法,李太后是处于强烈反对态度的。刘承祐和李业等人多次密谋削除宰相的权力,但都被李太后所阻止。尽管李业是李太后最小的弟弟,但李太后也没有支持他们。从历史文献上看,因为这个事情刘承祐和李太后发生过多次冲突,甚至声称“何必谋于闺门”。后来郭威起兵,李太后提出和解方案,刘承祐也拒绝了母亲的建议。

由此可见在夺取皇权的过程中,李太后是处于强烈反对的态度的。她所支持的是刘知远在世时维持的和中原藩镇军阀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对于中央集权并不看好。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原藩镇军阀太强,刘氏一家之力是压不下来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家本身就是中原藩镇的一员,如果采取中央集权,各种权力归于朝廷,李家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失。李太后的两个弟弟,李洪信和李洪义都是藩镇节度使,他们在这其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关系到国家稳定和自己的利益,李太后对儿子的做法强烈反对,所以母子俩关系并不好。

史书上说刘承祐派李洪义去处决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但李洪义懦弱,于是把事情泄露给了王殷。然后王殷又向郭威通风报信,于是引发了郭威起兵的事情。可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这种说法并不成立。李氏也是节度使家族,家里面掌握的军队并不少,李洪义及其兄李洪信都是大权在握的,而且还有李太后撑腰,又为什么会懦弱呢?如果李洪义真的懦弱,刘知远又为什么让他当节度使?从这些疑点来分析,李洪义向王殷告密,然后向郭威投降,并不是懦弱引起的,极有可能是李太后在背后安排和布置的。

李太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借助藩镇军阀的势力来逼儿子知难而退。可刘承祐却一意孤行,不但拒绝退兵,还杀了郭威留在东京汴梁的妻儿,搞得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最让李太后想不到的是,郭威击败刘承祐后居然借势夺取了后汉政权,篡位称帝建立了后周。

可以说刘承祐的失败,李太后极其一家拖后腿是占据了主导因素的。如果没有李洪义和宋偓的投降,各大藩镇不会雪崩似的向郭威投诚,也就不会导致刘承祐在战争中处于众叛亲离的孤立地位。从当时的军力对比看,仅仅宋偓手中掌握的军队就已经不比郭威的势力小了。

然而李洪义和宋偓的投降却成了错误的政治信号,这让局势出现了一边倒。由此可见后汉政权的崩溃,国家的灭亡,都是内部冲突所引发的。李太后和刘承祐关于中原藩镇军阀的看法不同,为了争取各自的政治利益,进而对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郭威只是渔翁得利者,抓住了这个政治上极佳的机会,赢得了中原藩镇军阀的支持,最终夺取了皇权。他上任后果断采取一系列手段削弱藩镇力量,稳定了国家局势,逐渐开始实施以文御武的策略。从这个角度看,郭威和刘承祐并没太大差别,但郭威手段更强,势力更大,也没人拖后腿。

X 关闭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